转发-2018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即将开幕

发布者:梁昌国发布时间:2018-10-17浏览次数:202

2018年10月18至2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共同承办,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四届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8)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作为国之重器,我国超级计算机发展迅速,此次年会的承办方之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作为2013年12月我国首个获科技部批准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与中国电信集团、中国教育科研网协同合作,自主构建了首个百G超大带宽、五百公里以上超远距离、毫秒级超低延时的专用超算互联网络。将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神威蓝光与神威E级验证机、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神威太湖之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浪潮P级四大超算装置互通互联,形成协同计算能力达131PFlops的超级计算大科学装置群,计算速度位居世界第二,全国首位。

当前,全球的超级计算机正在进入E级计算时代,核心技术研发成为关键。本届年会以“HPC+一切皆可计算”为主题,将秉承“超算驱动、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引领未来”的宗旨,发起“超算与透明海洋、超算与智慧未来、超算与深蓝大脑、超算与互联网络、超算与国产E级、超算与穿越时空、超算与海洋量子”七个板块的深度大讨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算(ABC)的协同创新主动迎接当今日益迭变的产业发展新机遇。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将围绕透明海洋、智慧未来、深蓝大脑、互联网络、E级超算、海洋量子等7个主题展开圆桌论坛。相关内容将在人民网进行视频直播。

超算与透明海洋——“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是围绕我国海洋环境综合感知与认知、资源开发与权益维护等国家重大需求,以“海洋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面向全球海洋及重点海区的海洋环境与目标信息感知,实施“海洋星簇”、“海气界面”、“深海星空”、“海底透视”、“深蓝大脑”五大计划,将“透明海洋”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2.0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合,结合超算中心建设,提升我国在海洋环境观测预测、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超算与智慧未来——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在脑科学研究成果启发下,类脑智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为未来社会创造无限可能,在人工智能的支撑下,将建设可感知、可运营、可管控、可服务的智慧城市,打造全方位感知与控制、以人为本、无处不在的智慧家庭,组建全息感知、共享、自动控制的智慧交通大动脉,构建能够自行学习演进、直连用户与生产者的智慧工厂,构筑个性化精准保健与精准预防的智慧健康产业。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以人为中心,提供无处不在的浸润式服务。

超算与深蓝大脑——在大数据、理论算法和计算能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海洋科技发展的新引擎。“深蓝大脑”以海洋为研究对象,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海洋大数据积累,“深蓝大脑”将实现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自主学习,完成从机器智能到类脑智能再到脑智融合的进化,实现对未来透明海洋系统的智能自驱动、自发现和自演进,全方位汇集领域知识与海洋感知数据,最终达到海洋信息领域处理机制上类脑,智能认知水平上类人的智慧系统。

超算与互联网络——超算互联网是一种专用、低延迟、高带宽利用率的信息高速网,是高效集约化利用计算资源的结果,有效实现我国各国家超算中心的互联互通,增强区域计算资源协调性发展,实现大规模数据、计算力的高效配送和普惠使用。超算互联网通过优化存量计算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计算增量供给,逐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在满足大科学、大工程需要的同时,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也具有强大的支持作用,能够有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超算与国产E级——我国超算历经高性能计算机及核心软件(2000-2005)、高效能计算机与网格服务环境(2006-2010)、高效能计算机及应用服务环境(2011-2015)、高性能计算(2016-2020)四个五年计划,超级计算机研制、应用研发、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超级计算成为我国的一张亮丽名片。但国产E级(每秒百亿亿次计算)的计算生态建设之路才刚刚起步,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深蓝大脑等大科学问题为海洋E级计算生态建设提供支点、要地和主战场。随着未来大科学装置E级计算机落地山东,为海洋新旧动能换转、海洋强省战略提供了重大科技设施支撑。

超算与穿越时空——当20世纪以来,计算成为继观测和理论之后的科研第三大基石,科学家开始借助信息计算的理论体系,对已有的地球科学数据进行加工,通过构建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多源海量数据在超算平台上计算反演,从局部片段化的数据观测上升至系统精准化的模拟仿真。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这些变化对验证现代全球海洋和地球系统模式、加深人们对海洋及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预测大有帮助,使得人类“穿越地球时空”成为可能。

超算与海洋量子——海洋信息的探测与处理是海洋技术的基本任务,也为海洋科学提供了技术支撑。传统的处理模式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通过将量子信息技术与海洋技术深度融合,能够为海洋技术提供全新的原理与技术。通过量子信息原理、技术和成果研发海洋量子感知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智能技术,能够推动海洋信息感知和测量、海洋大数据处理和计算的量子化、智能化以及高性能实现,促进海洋技术的根本性变革,逐步形成和发展“海洋量子技术”新学科方向,助推海洋技术、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发展。